在中国,提到印刷,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“中国印刷术”,因为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不会褪色的名片,印刷术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,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印刷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,只是因为过于平常导致用而不知、用而不觉,每个人都在享受着中华古老文明带来的益处。日前,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孙宝林接受媒体访谈,讲述1400年间从雕版印刷、活字印刷到激光照排期间经历的故事。
隋末唐初,印刷最早受到印章启发,但印章能排版字数有限,当时青铜材料成本高昂、制造困难,直到后来将字刻在木板上,成本降下来,字数限制大大缩减。一段话、一篇文章,可以分成若干张板子,雕版印刷术由此萌发,这是中国印刷术的第一次革命。
雕版印刷术的出现虽然加快了文化传播速度,但在雕刻的过程中容错率极低,错一个字整张板子都要废掉。慢慢地,匠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——挖掉错字,再刻一个木块镶进去,这种办法虽然可解决临时问题,但这张板子已经不是一件完美的作品,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。
到了北宋年间,毕昇改进了活字印刷术,他受到匠人挖掉错字的启发,利用活泥做字,弄成数个方块,然后去做组合。古人在泥活字下方铺一层蜡,使用的时候将其放到烤过的铁板上,在蜡半融的状态下进行排字,最后用一张很平的板子在上面轻轻一压,即可在纸张上印制出文字。
中国印刷博物馆曾做过实验,泥活字在烧到850℃时最为适合印刷,但工艺程序仍复杂繁琐,古人又产生回归木活字的想法,随后又研究出金属活字作为载体,包括铜、锡、铅活字,这是中国印刷术的第二次革命。
1974年8月,在总理周恩来的布置下,国家启动了“748工程”,以王选院士为代表的团队,从“义”字开始做研究,用数学计算的方法将文字进行尽量的压缩,最终克服困难攻克难关,研发出激光照排技术。从此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,为汉字进入现代信息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中文化的进程。
可见,中国印刷史就是技术创新、不断进步的历史。“今天我们能感受到信息化时代的便利,需要向很多为印刷业发展而默默奉献的人们表示敬意。我们不能忘却他们,如果没有他们,我们的生活不可能如此便利,有这么多的书可以看。”孙宝林说。
印刷术让璀璨多彩的中华文明流传至今,它使知识的传播速度更快,使教育在更大程度上得以普及。如果没有印刷术的出现,出版的传播范围便将大大地受到限制,那么也就没有现在所谓的出版业。
出版和印刷相当于两个圆,有叠加交集,但印书、印刊只是印刷业其中比较核心的一部分,所以说两个圆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但又各自对外延伸。
我们如何去看待古老的印刷文明,为什么还需要继续传承印刷文明?可以说,印刷不仅是中国的,更是世界的,是全人类的。它不仅是一项技术,更是一种文化、一种精神、一种实用的价值。
印刷出版的价值,是让人类的生产更高效,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。
□孙宝林简介
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馆长、党组书记。
历任原新闻出版总署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人事司副司长,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兼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主任,新闻出版总署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品质检中心党组书记兼副主任。
曾分管新闻出版行业教育培训、出版职业资格考试和出版政府奖评审工作,指导组织书报刊以及网络文学内容审读鉴定和质检工作。
曾在总局质检中心图书质量培训班上多次授课。
参与编写《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》,发表《塑造健康的AR/VR出版新业态》《中国印刷业的前世今生》等。
我国的印刷术历经千年,从雕版到活字,从泥活字到铅活字,从激光照排到数字印刷。中国印刷术的发明、发展和应用,无不在彰显着中华民族为了文化传承所做的努力和贡献。